活动动态
善谋实干勇争先 奋发进取开新局
2022年以来,石嘴山市发改委扎实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迎难而上,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工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以政策措施为导向,着力稳定经济运行大盘。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决策部署,制定《关于落实〈自治区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50条政策措施〉工作方案》等落实方案,配套出台稳保促“32条”、服务业发展“42条”等政策措施。编制《石嘴山市惠企政策汇编》《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政策汇编》,举办“民企服务月”暨惠企政策线上宣讲,提升惠企政策知晓率,坚决遏制经济下行趋势,取得显著成效。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较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9.8%、5.8%、4.4%,较一季度加快5.6、3.3、0.8个百分点,GDP、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速较一季度涨幅位居全区第一,第一产业涨幅位居全区第二。开展“百名领导抓百企”行动,对351家规上企业进行全覆盖式包抓服务,带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增产面达到73.5%,支撑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19.5%,分别比一季度提高1.3和39.2个百分点,稳住了全市经济增长基本面。紧盯服务业七大行业短板弱项精准发力,以居民服务业为主的营利性服务业增长9.1%。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聚焦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关键环节,编制《关于石嘴山市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获年度倾斜安排专项资金14450万元;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今年被国家评价为“良好”等次,年度安排转移支付资金21229万元,其中奖励性资金5200万元,是近年来争取额度最高的一年。大力探索以绿能开发、绿氢生产、绿色发展为主的能源转型发展新路,全面启动光伏全产业链制造基地建设,争取光伏竞争性指标850MW,占全区年度计划比重达到21%,位居第二。充分整合全市新能源产业资源,在全区率先成立新能源产业发展联盟,成功创建自治区工业企业主辅分离试点,累计引导39家制造业企业剥离服务业业务、注册成立服务业企业。截至目前,市发改委争取各类资金13.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68亿元。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着力构建现代经济体系。谋划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330个,总投资14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0亿元。开展“扩大有效投资攻坚年”活动,组织两批次28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年度计划投资309亿元,较上年提高157亿元,其中产业项目168个,年度计划投资占比84%,高于全区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分别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5.4和0.2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坚持抓大项目建设,江苏润阳、晶体新能源、氟峰新材等1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8亿元,拉动投资增长24.8个百分点。坚持抓高质量项目,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长16.6%,占全部投资和工业投资比重分别达到47%和76.5%,较上年同期提高3.1和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9%,较上年同期加快16.9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渐趋优化。围绕网络型、产业升级、城市、农业农村、国家安全和生态环保六大领域,谋划重大基础设施项目202个,总投资1209亿元。
坚持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着力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争取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专项资金6911万元,支持大武口区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室外工程和平罗县红崖子园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惠及群众4000余户。争取教育强国、养老托育等专项资金2.4亿元支持颐享养老中心、市疾控中心、公共实训基地、全民健身中心等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加强价格监测预警,保持物价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连续多年保持在3.0%以内。有序推进金能煤矿等复工复产工作,统调电厂中长协合同实现全覆盖,电煤库存均保持15天以上,建成储煤仓11个,签订天然气供应合同气量1.61亿立方,LNG储量1000吨。统筹做好油气长输管线、电力设施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确保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优化投资营商环境。稳步推进“六权”改革,健全要素市场配置体系,起草《石嘴山市工业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在全国率先探索“以林换能”新模式,惠农区启动“以能换林”试点工作,建立“林票+能票”制度,颁发“林票”9本、“能票”2本,以15万吨标准煤能耗引入盛港煤焦化社会资本4200万元;平罗县投资5876万元建设沙漠生态示范园“以林换能”项目、储备林地1500余亩。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和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首发中国·石嘴山—印度·蒙德拉国际多式联运货运班列,发运石嘴山至越南PVC班列12列,上半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2.2亿元,增长62.5%,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增长40%以上。全面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2021年宁夏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全区五市及宁东第2位,其中劳动力市场监管、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执行合同、政务服务5个指标位居全区首位。(丁力)